叛逆是自我认同发展的需要
构建自我认同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首要任务,身份的确立对于人生发展至关重要。叛逆是儿童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需要,是儿童探究自我、建立自我认同的一种方式。
这一现象被称为心理上的“同一性早闭”,是心理上的一种表现。这类儿童往往缺乏主见,容易盲目,不愿改变,无法面对挑战。在遭遇挫折的时候,他们会避免改变和压力,从而获得安全感,失去目标和自信。
叛逆是坏情绪的宣泄
不平衡的大脑发育会使青少年产生情感问题。而青春期儿童面临着较大的成长压力,在自我认同的探索过程中,会经历自我怀疑、困惑、矛盾和冲突,从而使青少年的情感问题更加严重。在青少年时期,叛逆就成了一种宣泄方式。
青少年时期就是这样敏感,情感多变,如果他们将所有不良情绪全部掩藏起来,不反叛、发泄、吐露,那一个孩子的内心就必然会积聚出一大堆负面能量。因此,叛逆是调节不良情绪、维护儿童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途径。
叛逆是一种人际调适
适应性叛逆实际上是儿童适应人际调节、成长为独立个人的一种途径。到了青少年时期,孩子开始疏远父母,和同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一关系的调整对于儿童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青少年时期以前,依恋是亲子关系的重要特点。在进入青春期后,亲子关系发生了变化,自主性替代依赖成为亲子关系的显著特点。顺利地从青少年的依恋过渡到自我意识,对于儿童未来良好的社会适应非常重要,叛逆是其中的关键。
心理研究表明,同伴交往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和同伴相处时,孩子会学着从别人的视角去思考和学习如何去理解别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化品质。
心理学家研究也发现,同伴关系在儿童成年后能显著地预测人际沟通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在初中时期,那些有大量朋友、和朋友保持着稳定和亲密关系的孩子,到了成年期,往往人际交往较为顺畅,而且心理健康程度更高。发展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与同伴相处,对孩子将来的发展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