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为何会出现早恋现象?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回到正轨
(一)青少年的早恋要经过下列阶段:
1.确定目标。从一位异性开始,一段默念,这个阶段可以有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的表现。一些中学生的早恋仅仅停留在这一阶段,变成了“独行”,不敢与异性交往,还会产生情感障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2.采取行动。中学女生之间写情书、递送纸条、小礼物等,就是对异性有好感的表现。也可以有约会行为,比如一起去公园,看电影,出去旅行等等。
3.频繁约会。逐渐走入一对一的稳定约会,可以公开,似乎已确定了“恋爱”关系。
4.性行为。虽然属于少数,但是近年来有上升趋势,特别是在高职、中专。在技术学校学习。自以为即将步入社会,已长大成人,结婚前发生的性关系也相对较多。然而,由于目前的教育工作者在性观念和教育方法上还不够统一,对早恋的定义往往有扩大的趋势,青少年健康的异性交往往往被扣上早恋的帽子,因此,也给教育带来了困难。举例来说,中学生自发的小组和集体活动,是青少年群体性的表现;异性间的互助与关怀,以及偶尔的独处活动;同辈的友情,青梅竹马的朋友等,未必就是早恋。
(二)早恋特征和类型。
未成年人的早恋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1.朦胧型。早恋青少年对早恋关系发展的结局并不确定。她们大多渴望与异性独处,但对于将来组建家庭,如何处理恋爱关系和学习关系,怎样区分友情和爱情,都缺乏清晰的认识。
2.矛盾型。有早恋关系的青少年内心也充满了矛盾,既想接触又怕被人发觉,在早恋过程中快乐与痛苦并存。
3.变异型。早恋是一种充满变化、极不稳定的情感关系。少年间一对一的早恋缺乏持久性,通常不会持续太久。
早恋的原因往往很多,也很复杂,有些学生把以上几种情况合在一起,也必然会发生早恋;有的学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就掉进了情网。因此,可以机械地运用这些信条来“防微杜渐”,而善于发现早恋的前兆,例如在学习、劳动、课外活动中有不正常的表现;学习成绩骤降,常缺课,迟到早退,甚至逃学,情绪不稳,春风得意,时时阴沉,心神不定,上课思想不集中;父母厌恶,从而避开他们,喜欢打扮、讲究发型、爱看言情小说、摘抄其中精彩的露骨描述、哼流行歌曲等。通过观察认识早恋征兆,才能抓住时机,把握教育的主动。
(三)家长如何正面引导早恋的孩子回到正轨。
第一,千万不要做伤害孩子的事,如偷看他的情书,或是骂他。
第二,父母要明白,孩子早恋是很正常的事,孩子不敢和父母说几句话,可以试着跟他谈谈,例如,问他最近在班里是否注意到了什么样的女孩,这个女孩有什么特点。
最终,在父母的监管下,观察你的孩子的成长,例如,可以让他更多地谈论自己的想法。父母也要懂得,恋爱对孩子的成长也是需要经历的。因此,父母不要太过忧伤,最重要的是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因为父母都知道,孩子的恋爱大多数不会持久。父母或教师发现孩子有早恋现象时,不应强迫孩子停止,而应以理性的方式帮助孩子找到有效的纠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