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的真相
一对即将长大成人的孩子分别向父母提出要搬到外面居住的请求。有个小孩的爸爸问:“怎么了,家里容不下你了?你给我好好待着!”另一个孩子的爸爸对他说:“你真想好啦?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吗?”
结果对子女提出异议的父亲不仅未能阻止子女离开家,而且和孩子也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帮孩子搬走的爸爸却把孩子留在了家里。理由:第一个孩子听了爸爸这么拦住他,觉得在家也没什么意思,不如早点搬走。另外一位则完全不同,当他提出要搬走时,父亲非但没有阻拦,反而是询问他需要些什么帮助,这使他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认为其实在家也不错,所以就决定不搬出去住。
小孩有独立的思想,渴望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其实是件喜事,如果自己事事都要靠父母,那就麻烦啦!想象一个小孩慢慢长大了,二十、三十岁,还在“啃老”,还得靠父母,不能独立生存。年迈的父母怨声载道,骂孩子没用,不务正业,却又无能为力,此时孩子已被养废!这种事情在中国随处可见。
要了解这一点,就要舍得放下父母的角色:“传统的权威”。也只有暂时脱开了父母的角色,才能以一个“人”的态度去面对另一个“人”的挣扎。
家长担忧这种教育方式是不是纵容?
事实上,我们根本不用担心孩子们受到限制,真正的制约并不完全需要强权或是威严。因为儿童在挣扎中成长,最需要别人对自己的角色认同,是自我概念形成、思维启迪的阶段,因此最易受到影响。然而,很多家长总是奢望起到一定的效果,所以他们常常采用绝对的压制方式,其结果就是引起叛逆。
所以,我们的孩子,被我们的不理解推得越来越远。因此,在孩子面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认识到:并不是谁叛逆了谁,只是有一个渴望长大的孩子想“活出自己”而已。虽然我们确实感到痛苦,但是愤怒是没必要的。
让自己放下父母的角色,回到以自己为中心的生活中去,更多地关心自己、关心伴侣、关心自己的生活质量。在人生的旅程中,他最终会拥有自己的生命,尽管他是我们的孩子,但是,在人生的旅程中,他最终会拥有自己的生命,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