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寻求知识的向导,因此,教师要找出孩子厌学的兴趣与闪光点。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长处,适时开展赏识教育,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成绩要求,激发他们学习上的欲望。力求找出学生兴趣和学识学习的连接点,科学自觉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引导兴趣转移。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从学生学习上所取得的成绩或表现出的特长给予鼓励和肯定,使他们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感、自尊感和自信心。另一方面,要对学生引导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其随年龄增长而具有更强的学习目的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学习目的,在追求知识和学习的愿望方面,理想更为广阔。
“人的本性中最深刻的天赋是受到欣赏的欲望”。赞赏是激发学生进取精神的不竭动力。厌学的原因在于他们的学习成绩差,不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它们真的是什么都不是吗?不!
教师是发展学生的主体,也是发展学生的主体。学童喜欢表现自己,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这种心理需求对于“厌学生”也是非常强烈的。而实际上,大多数“厌学生”往往因为长时间得不到展示自己的机会,因为常常被冷落,心理上越来越卑微,意志更加消沉,总是认为自己是一只永远不能飞的“丑小鸭”,因此放弃了自己。
为此,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组织班级集体活动。一个好的班级文化环境,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对生成长的影响环境可分为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两大类。对老师而言,最能利用、也最能利用好的就是班级文化环境。课堂上每个角落都应该给人一种美的感觉,让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净化教育。课堂环境最重要的是良好的班风,良好的风范催人奋进,积极向上,人际和谐。不难想象,在这样的课堂上,厌学者也能感受到生活在班集体中的温暖和欢乐,与教师的关系也很自然和谐。曾经有个同学跟我说过:“老师,我天天上学、放学、吃饭、睡觉,天天觉得无聊。”可以想象,在学校里,在班里没有找到一点快乐的学生,他就是再怎么努力,成绩就不会有很大的提高。
因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文化环境对于提高厌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十分重要。不仅这样,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让厌学学生在一个良好的集体气氛中逐步向好的方面发展,从而使学生的转化工作变得更加顺利。
与父母达成一致意见,使家庭重视孩子情商教育的培养。通过和学生的接触,我们不难发现:当学生成长到一定阶段,家长们就没有收到自己想要的成绩。部分家长养成了爱学习、成绩好、素质高的孩子;另一部分家长则感到失望;还有不少家长得到的是相反的结果——孩子不愿学习、弃学逃学,甚至有人开始背叛父母和老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父母只重视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和培养,忽视了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即情商。那也是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培育孩子健全的人格,即情商,尤其重要。为此,教师要与家长密切联系沟通,达成共识,使家庭重视孩子情商的教育培养。简而言之,厌学的原因是复杂的,厌学的后果是可怕的,但厌学的学生也并非没有希望。厌学之人的教育引导不可轻而易举,不能“一劳永逸”。学习厌学者在学习过程中反复出现,这也是正常的。对厌学学生,老师和家长要密切合作,认真分析。找到原因,对症下药,向每一位学生施以尊敬与爱戴,从他们的心理需求出发,对其进行教育疏导,切实有效地摆脱学习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