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不合群?青少年行为矫正学校这样指导家长
很多家长经常有这样的烦恼:孩子在学校不合群,总是形单影只,交不到朋友怎么办?真为孩子着急。事实上,当父母有这样的担忧时,他们应该首先询问孩子的想法,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来判断孩子的感受。也许孩子觉得没什么。但是,如果孩子觉得自己不受欢迎,交不到朋友,甚至自卑,父母就需要花点心思引导孩子。根据心理学家威廉·戴蒙的观点,不同年龄的孩子将经历三个不同的社会阶段:
要培养孩子的合群,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这主要表现在全家和睦相处。大人关心孩子,孩子关心长辈,避免以孩子为中心,处处围着孩子转,让孩子超越父母。同时,家长也要尊重孩子,避免随意训斥、殴打和责骂,让孩子在相互尊重和爱的家庭氛围中形成合群的性格。
父母还应该让孩子参加更多的集体活动。从小生活在同龄人中,孩子会逐渐学会如何生活,如何相处,如何玩耍。许多父母担心他们的孩子会在集体生活中受到损失,所以他们要求他们的孩子照顾自己,不要与其他孩子交流。从表面上看,他们似乎爱自己的孩子,事实上,如果孩子得不到群体生活的锻炼,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对于爱捣乱、爱逞能、爱惹是非的孩子,家长需要教育他:如果你继续这样下去,没有孩子会和你一起玩,老师也不会喜欢你。在学校,老师要利用孩子的从众心理,让他看到整个班都是团结、守纪律、捣乱、勇敢的,孩子会逐渐同化为集体。
在青少年行为矫正学校心理咨询中,我们经常这样指导孩子的父母:
1.大多数不合群的孩子胆小,性格软弱,感觉不够爱。如果父母和老师总是用消极的话来刺激他们,会加重孩子的不安全感和孤独感,不利于纠正他们孤独的性格。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大胆探索积极地诱导,首先为他们创造一个自由和谐的心理环境。家长和学校老师对孩子的态度应该是善良的。善良,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消除不安全感。
2.帮助孩子结交玩伴,鼓励他们交流,给他们自由选择玩伴的权利。为了让孩子适应集体生活,有必要教他们学会与同龄人交流。游戏是孩子友好交流的重要途径。爸爸妈妈可以经常邀请一些孩子回家玩,让他们一起玩。听故事,唱歌跳舞,画画,逐渐养成孩子与同龄人交流的习惯,让他们了解游戏规则,学会谦虚、宽容、礼貌等行为。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孩子就会有和同伴玩耍的欲望。
3.如果孩子能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即使孩子在玩耍过程中发生纠纷,甚至孩子被激怒哭泣,父母也不能强迫孩子回家,更不用说骂孩子傻了,没用等等。此时,视而不见可能更有利于孩子自己解决矛盾,友好相处。
4.帮助孩子克服依赖感。不合群。
孤独的孩子通常对父母有强烈的依赖感,独立生活能力差,一切都需要别人的帮助。此时,父母不能回应每一个要求,总是照顾他们。取而代之的是做好事。一旦孩子把这个习惯搬到学校,引起同龄人的反感,就会引起孩子的孤独。如果爸爸妈妈能逐渐引导孩子从生活中做起,经常让孩子帮助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那么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成长为身心健康的孩子会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