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活着没有任何意义,对一切失去了兴趣,北京心理教授徐凯文将这种心理状态称之为“空心病”,所谓空心病就是内心空洞和精神虚无,很多青少年也渐渐有了“空心病”的现象,他们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对于升学没有真正的渴求,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空心病在高中和生中比较常见,但问题的根源出现在中小学阶段,“空心病”的发生主要有两种情况,都和家庭教育有关。
1、权威型的家庭
权威型家庭在大城市中产家庭比较常见,这些孩子从小的时间就被父母全部安排满了。其实,这是成年人将自己的焦虑转嫁给孩子,他们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出错、走弯路,把全部的期待都放在孩子身上,就是现在网络上所说的“鸡娃”现象。
而这类孩子,因为年龄小,再加上父母的指挥甚至逼迫,可能不会去思考做这些事情的意义。但进入青春期以后,孩子的抽象思维逐渐形成,他们开始思考人活着有什么意义、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当找不到答案时,就会出现我们所说的“空心病”。
2、忽视型的家庭
忽视型家庭一般是低收入家庭,父母的精力基本都放在谋生上,甚至打多份工,只能给孩子最基本的生活,没有多余的精力关注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因为几乎没有其他的休闲方式,这类家庭的孩子往往容易沉迷于短视频,期待获取短时和及时的快乐,时间一长,其专注力会受到不良影响,文字阅读能力也会大大削弱。他们往往不太会去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感受不到生活的意义以及生命的独特价值,常常处于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
有“空心病”问题的孩子没有仔细思考过自己的渴望,有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因为第一种家庭的孩子是家长已经给预设好了,第二种家庭的孩子则完全是一种真空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