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又称“学习动力失调”,是不积极的情绪表现。厌学问题如不能及时有效地摆脱,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并对人际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反过来说,无论对社会、学校还是家长、学生,都必然是共赢。对此,我们要弄清这个问题的根源,寻找出有效的摆脱办法。
一、从心理角度看待问题的原因:
在整个基础教育环节中,初中教育的作用不可估量。如果学生学习动机充足,那么可以为以后的高中甚至高等学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反之亦然,内驱力不够,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势必使学生陷入恶性循环,从而形成“习得性无助”的困境。也就是因多次失败而造成的自我评价与认同水平下降,从而逐渐形成定型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态度。这类学生容易陷入消极思维定势,他们总是把自己看成学习上的失败者,不管自己怎么努力,都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总是消极地应对学习。
另外,厌学还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实施某一行为前对其在实施某一行为前所能达到的信念、判断或自我意识。低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往往对事物的处理持消极的态度,对自己缺乏信心。在选择难度较小的任务时,他们也倾向于采取逃避的态度,遭遇挫折。这类学生常常对自己的情况感到焦虑,厌学问题也常由此而生。
二、学生的个人心理因素:
1、缺乏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励是一种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为,并能促使一种行为引导某种目的的心理倾向或内在驱力[2]当代初中学生尚处于艾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在这一时期,学生的自我认识不够,自我意识不强,多数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往往处于无所谓甚至冷漠的状态;对于自己的未来缺乏计划,没有目标和期望。
这类学生的学习主要依靠老师和家长的外部力量推动,认为学习就是帮助家长和老师完成任务。在发展心理学上,内、外因素对事物的发展均具有重要作用,而内、外因素则更为重要。要想提高学业成绩,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内因的作用,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摆脱厌学问题,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2、家长的心理因素:
家长期望过多、要求过高是造成初中生逆反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诉求,使家长不能完全把子女当作独立的个人来看待。在Kohut看来,孩子就是父母的自我对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具有两种重要的功能:满足其内在的优越感,并获得自己的价值体验。
3、在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前,40岁左右的家长多处在职场的瓶颈期,为了满足自己的优越感,渴望培养“全优生”,“小天才”的心理越来越强烈,因此,面对学生较弱的科目,父母会不顾一切地给学生施加更大的学习压力。例如安排过多的辅导班、课外班,无形中加重了孩子的负担,进而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三、为获得自己的价值。按照拉康·雅克的“镜像自我”概念,大多数成年人都认同自己的价值是体现在别人评价中的观点。在中年人面临生活和作业压力时,父母会把别人对自己子女的认同与赞美折射到自己身上,视之为自我价值的体现。
四、教师成长心理。以教育心理学为视角,以福勒和布朗提出的教师成长心理学理论为依据,认为关注学生是教师成长的最高阶段。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发展阶段学生的个性化需要。
尽管大多数学校都在推行多媒体教学,并在课件、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但不可否认,许多教师仍然采取“填鸭式”教学,忽视个性化、内容与形式的差异,缺乏创新,墨守成规的教学是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这类教师没有真正顺利地从前两学期过度关注学生,不能满足学生在课堂上的需求,对于本身就不喜欢这门课的孩子来说,无形中加剧了他们的厌学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