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在我们小的时候,都曾有过不想上学的想法吧,但是我们熬熬也就过了,可能是现在的小孩子比较有性格吧,说了不去上学,就不去上学,无论你怎么哄,他(她)都无济于事的,你们遇到小孩子不去上学的这种情况,是怎么做的呢?你们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呢?如果没有的话,我们还是看看特训教育学校的专业学家们是如何支招的,毕竟他们处理过的类似的实在是太多了。
小孩子不去上学
1、观察孩子近期的异常行为:
孩子逃避学校,其实和学校本身密切相关,可能是被老师批评了、可能今天有自己不喜欢的课程、也可能是和同学相处不融洽。而人们在小时候非常喜形于色,很难掩饰自己内心的情感。
那么就需要家长仔细的观察孩子的行为,是不是某一天放学回家不高兴了,或者越来越粘着爸爸妈妈了。然后根据孩子的异常行为,来询问他在学校里面发生了什么,如果是比较严重的事,还需要即使和校方沟通。
2、询问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
孩子有的时候只会说身体不舒服,所以不想去学校,其实家长担心的同时,都能看出来孩子是“装”的。那么家长先不要着急去拆穿孩子的小把戏,而是询问他“不去上学,难道不想班里的小伙伴吗?”
这样进行旁敲侧击,比直接问“为什么”和责骂,更能让孩子主动说出在班里发生的烦心事。一旦孩子说出口,家长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开导孩子,毕竟孩子小的时候很敏感,任何事都可能影响性格养成。
3、让孩子主动放弃不上学的念头:
有些孩子不想上学可能是因为不想早起、或者是作业太多、太辛苦,那么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上班也需要早起,同样很辛苦,还需要挣钱养你,供你上学,给你买玩具。爸爸妈妈也没有说不去上班啊!”
孩子的自律、时间管理、行为问题和界限感等,都与父母的做法有关
1、自律是一个人成功的法宝,如何培养自律的孩子?
延迟满足帮助孩子培养自律。
急于给孩子一切只会让孩子更加自私,更加没有规则。培养孩子抵制诱惑,克制自己的能力。
2、时间管理,是自我管理的基石
良好的自我管理离不开时间管理。例如:6岁以上的孩子,和孩子约定玩的时间,当停则停,下次放宽。如果孩子不能停止,就和孩子制定规则,减少玩的次数和时间,让孩子为违约付出代价。
遵守规则,家长千万不要说一套做一套,只要以身作则,孩子往往就会模仿和遵从。
实际上,孩子只要养成习惯,规则意识甚至可以比大人还好。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一定是从我们的行动来示范,通过行动,向孩子诠释什么是道德、良知、信仰。
作为家长,你就是孩子的“活教材”,孩子明天的模样,必定会刻上你今天的烙印。
3、一个真正父母觉醒的标志是什么?
那就是做一个自己快乐并给孩子带来快乐的人,没有快乐就没有好的教育,谁愿意跟快乐过意不去呢?
孩子需要父母给予的肯定与鼓励,这种肯定与鼓励,是孩子精神的必需品,就像阳光空气食物一样的不可或缺。
那种认为夸孩子就会让孩子得意忘形,就会控制不住孩子的家长,本质上还是对孩子的不信任。
要知道,长期得不到肯定和鼓励,孩子在精神上就会“缺乏营养”,为了获得营养,孩子就会自动自发的做出一些事情来,如果”表现好“不能得到父母的认可,孩子就会反过来,从”表现差“来获取关注。
因此,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的确不是毫无理由。但会夸和能夸,也是父母的一项基本功。
如果不懂得夸,只需要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你感到开心,你喜欢他的这个动作,如此的真实描述,也会让孩子获得成倍的开心。
4、行为问题的背后,几乎都是关系问题
关系就是一个联系的管道,关系的这条管道通畅了,问题往往都会及时得到解决。因此,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一切教育都等于零。
关系决定行为。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把亲子关系建立好。
5、人,一定要有界限感,尤其亲密关系之间
家庭关系同样需要保持距离,家人之间感情再亲近,也需要通过一定距离来表达尊重。
父母事事打着“为你好”的旗号,与孩子之间界限不清,最终会造成互相“伤害”。而这样的互相伤害,带来的痛苦长久又难以治愈。所以,用爱的旗号,行伤的事实,关键在于,父母与孩子间,应该要有适度的界限与距离。
而这,与保持良好亲子关系并不冲突,建立在尊重与平等基础之上的亲子关系,才更有价值。
6、家庭教育的误区
很多家长总认为,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在家里教育孩子,这从起点上就走入先入为主的误区和功利主义的弊端。
好的家庭教育,其重点应是所有家庭成员对自我身心健康成长及相互关系的审视与反思。
换句话,家庭教育,其本质不是教育别人,而是教育自己。而教育无他,爱与榜样。
爱,指没有先决条件的爱,这种“你不乖我就不爱你了”、“成绩不好怎么让我爱你?”这些话都隐藏着交换。
这种交换是痛苦的根源,孩子因为成绩不好自己不乖而觉得没资格获得父母的爱,父母因为孩子成绩不好不乖而感到失望乃至绝望。
交换背后的逻辑是对等,一方达不到,另一方一定会用某种奖罚措施来给予平衡,只有这样,这种交换才能不断的发挥作用。
学校恐怖症
学校恐怖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儿童心理疾病。多见于7-12岁的小学生。由于存在各种不良心理因素,使学生害怕上学,害怕学习,具有恐怖心理,故又称“恐学症”。
1、害怕上学,甚至公开表示拒绝上学。
2、发病期间,如果父母强迫患儿去上学,会使其焦虑加重,倘若父母同意暂时不去上学,则孩子焦虑马上缓解。
3、焦虑的症状表现为:心神不安,惶惶不安,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甚至有呕吐、腹疼、尿频、便急等。
你还在为小孩子不去上学而烦恼吗?特训教育学校的专业学家们已经教了你们这么好的方法,你们可得收藏起来哦,除了知道方法以外,平时和孩子的沟通也是很重要的哦,不然你在孩子们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的话,你说的话,等同于耳边风哦。